东西问丨马利亚·马内利: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遥相”共鸣
中新社济南7月9日电 题: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遥相”共鸣
作者 马利亚·马内利 雅典科学院希腊哲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
当讨论现代语境中的遥相儒家思想时,学界常有人指出,东西孔子的问丨诸多理念与古希腊哲学存在深刻共鸣。得出这一结论并不令人意外——两大传统思想均萌芽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利鸣在轴心时代的亚马文明沃土中同步孕育。
从道德到修行的内利奇妙呼应
学界普遍认为,儒学具有鲜明的思想实践导向与入世品格,孔子思想的古希核心在于实践智慧,而非抽象理论。腊哲其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践行美德、学共在人际关系中共创和谐提供了具体指引。遥相在孔子看来,东西世界的问丨本质是由无数相互关联的片段组成。每个人都是马利鸣世界拼图的一部分,唯有通过集体的亚马道德实践,才能窥见这幅拼图的完整图景。
《论语·为政》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著名自述,勾勒出儒家哲学的修行路径。这一路径的本质是通过培养意志或树立志向,将实践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与亚里士多德在论著中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即我们虽为凡人,但对至善的不懈追求,能让我们升华至近乎神圣的境界。
在求知方面,孔子将“学思结合”视为求得真知的核心路径。《论语·为政》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揭示了知识并非刻板信息的堆砌,而需在生活的每个瞬间和情境中践行,实现“知行合一”。这一观点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的观点遥相呼应。芝诺主张人生的终极目的是“和谐地生活”,强调理性与行动的和谐,孔子的思想与芝诺的这一观点,就如同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共鸣。
孔子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万物皆需遵循平衡之道,过度和不足均不可取,真正的智慧在于恰如其分地应对各种无常境遇。人要实现这种平衡,必须持续维系内心与外部世界的调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生就美丽的和谐”。这种和谐看似单一,却包容万千异调,恰如孔子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在对立中寻求动态平衡,避免单一和静态的同质化。
从知识到伦理的共同洞见
在教育方面,孔子的观念立足于实用,从源头上将教育和培养贤者紧密相连。在他看来,真知是“知识”与“智慧”的结合。尽管《论语》未明确界定“知识”,但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观点中可推知其内涵。这与苏格拉底所言的“我自知无知”形成呼应。许多阐释者将儒家的“知识”概念向伦理维度延展,使其哲学框架更趋完整。事实上,儒家的道德理论始终以善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二者交融共生。
这种知识与伦理的共生结构,使儒家哲学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正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弓弦和谐”理念,唯有在知与行、情与理的张力中,方能奏响生命的平衡乐章。
孔子还将自己定位为永恒的求知者,始终从万物中追寻智慧,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古人的尊崇中。《论语·述而》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表明,他视自己为先祖智慧与道德路径的继承者。
在他看来,修身是普世的——从天子到庶民,皆需完善个人修养。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创造了一个贴切的术语“prokopè”(进步)描述修身的历程:它是漫长而艰辛的自我塑造,要持续进行创造性地自我转化。而“prokopton”(修行者)则是那些在生命每一分钟里都竭力趋近智慧的人。
综上,孔子以“传承者”自居,事实上却开创了影响东亚两千余年的思想传统;希腊的修行者以“趋近智慧”为毕生志业,却在过程中成就了智慧本身。这种“过程即目的”的哲学取向,揭示了轴心文明的共同洞见,肯定了人类通过主观努力突破自然限制的潜能。
两大古老智慧互通亦互补
在人际关系方面,孔子提出,人唯有通过与他人的关联才能实现完整的人性——这种动态关系以“仁爱待人”为导向,尽管孔子从未系统定义“互惠”,但其核心地位在《论语》中清晰可见:当弟子询问终身准则时,孔子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黄金法则”并非抽象理论,而是将“相互体谅”作为道德实践的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恕”(互惠)与“仁”(仁爱)的关联在《论语·颜渊》中体现得更为深刻:“克己复礼为仁”,揭示互惠关怀是仁爱的行为表达。在一个以社会碎片化和极端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时代,儒家伦理思想为人类应对现代挑战提供了智慧。
儒家伦理思想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的一种哲学理念相互呼应。该理念首先由犬儒学派提出,后由斯多葛学派系统化,主张人类应当遵循理性的指引,追求道德和智慧,且所有人都受理性的支配,无论身份高低,在尊严和能力上都是平等的。
尽管斯多葛主义与儒家思想是诞生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明,但二者都认为,培育人类理性是通往美德的必经之路。两种思想既有共通之处,也具有互补性。
斯多葛主义强调“普遍理性”,以此解释人权和环保的底层逻辑——因为大家共享理性,所以要尊重彼此和自然。儒家思想则补上关键的修正,比如“礼”不是死板规矩,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恕”是换位思考的相处之道,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两种思想的融合,或能指导我们解决现代社会中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在AI设计方面,我们既需秉持斯多葛主义的“透明原则”(算法要公开、公平),也需融入儒家思想的“孝亲关怀”(照顾老年人需求),让技术既有理性底线,又有人情味;在环保治理方面,我们需把斯多葛主义提出的“宇宙公民”(人类都是地球一员)和儒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结合起来,让保护环境成为全人类的责任。
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学派和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虽然隔着千山万水,却像“平行世界”的思考者。两大古老智慧若能融合,将如一盏明灯,指引人类走出现实社会的困境。(完)
作者简介:
马利亚·马内利(Maria Marneli),雅典科学院希腊哲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之一,曾任雅典科学院希腊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斯多葛学派修辞》等多部专著。
(责任编辑:休闲)
-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杨维林为公安部副部长;任命武增(女)为司法部副部长;任命袁晓明为商务部部长助理;任命李金华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 ...[详细]
-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董家村的 “火山经济学”:将风景存进存折里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10日电 题:内蒙古董家村的 “火山经济学”:将风景存进存折里中新网记者张林虎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三大顷乡,董家村正用一套独特的“火山经济学”惊艳了四邻——这个刚挂上“全国文明村 ...[详细]
-
近日,人民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到访香港,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其中,公众日开放活动更是吸引了无数香港市民热情参与。记者也登上了这艘海上重器,近距离感受现场的震撼与壮观。在山东舰舰尾的着舰区上面固定着4根 ...[详细]
-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原二级专务李光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详细]
-
中新网7月9日电(吴家驹)苹果公司7月8日宣布,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将职责移交给公司运营高级副总裁萨比赫·汗(Sabih Khan),这是公司长期 ...[详细]
-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邮政快递业对促进消费升 ...[详细]
-
中新网香港7月9日电 (记者 刘大炜)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9日书面回复特区立法会议员质询时表示,港人周末“北上”已成常态,内地与香港人民的“双向奔赴”亦是未来趋势,因此需作好准备,提升口岸部门 ...[详细]
-
中新网7月9日电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最近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外交部如何看待?毛宁:关于中美关系,中方一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10日发布,提出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