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万辆次通关背后:大湾区人的生活半径与身份认同双提升|数说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
数说大湾区
本期的辆湾区湾区关键数是286万辆次
这是“港车北上”政策落地两周年
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车辆总数
相当于每天有3912辆车次跨越伶仃洋
港珠澳大桥将香港至珠海车程压缩至40分钟
让一脚油门直达广东成为现实
两年来
这一政策不仅重塑了大湾区的生活格局
更让“大湾区人”紧密相连
286万辆次
不仅是数据的积累
更是湾区融合的象征
它压缩了地理距离
扩大了湾区人的生活半径
香港陆地总面积1110余平方公里
广东省陆地总面积179800平方公里
“港车北上”之后
香港私家车活动范围由此扩大近160倍
160倍的空间扩展
让香港居民的“生活半径”被彻底刷新
珠海观龙舟、清远漂流
广州摘荔枝、次通深圳买奶茶
“北上”旅游、关背休闲、人的认同消费
已成为香港居民生活的生活身份双提升数说一部分
在“港车北上”政策的带动下
今年以来
超1510万人次在港珠澳大桥双向流动
其中香港旅客达593万人次
即每100名香港居民中
约有82人经大桥通行
成为跨境消费的主力
数据的背后是“大湾区人”生活圈的融合
而在另外一个车道
“粤车南下”开启“小跑模式”
从2025年11月起
每天将有100辆粤牌车辆可驶入香港
突破单向流动的局限
开启双向奔赴的新时代
从“港车北上”到“粤车南下”
286万个方向盘记录的不仅是车轮的轨迹
更是“大湾区人”共同生活半径的无限延伸
“大湾区人”的身份认同
正随着每一次便捷的跨境出行而愈加深刻【编辑:刘阳禾】
(责任编辑:休闲)
-
中新社拉萨7月11日电 题:澜湄驻华大使“沉浸式”体验西藏文化 共话生态合作新机遇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来自湄公河流域国家的驻华大使参访团近日在西藏自治区开启“澜湄驻华大使西藏行”,通过在拉萨、昌都两 ...[详细]
-
在实验室、在建设工地,中国高铁技术的破壁之路,展现了铁路人敢闯敢试、矢志不渝的精神气魄。从从高原到沿海,从沙漠到冻土,中国高铁疾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新时代新征程,“流动的中国”充满繁荣发展的活力。在 ...[详细]
-
中新网7月11日电(记者 吴涛)记者获悉,在7月10日举行的2025年GTI国际论坛上,由中国企业联合GTI共同发布“6G开放试验装置”(6G Open Testbed),首批30余家产学研合作伙伴入 ...[详细]
-
央广时评·成就十四五|从“第一”涌现 读懂中国创新突破的“必然”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C919实现商业飞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7月12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目前,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 ...[详细]
-
中新网南宁7月11日电(张广权)7月11日,第十届“畅享民歌”活动在广西南宁启动。此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本届“畅享民歌”活动以 ...[详细]
-
中新社烟台7月11日电 (记者 王娇妮)中国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11日在山东蓬莱沙河口机场举行EC175型救助直升机列编仪式,两架EC175直升机正式加入中国北部海区值班待命序列,将海上空中搜救半径扩 ...[详细]
-
中新社漳州7月11日电 题:闽台夫妇漳州古城传承汉服文化作者 郑江洛在漳州古城,一对来自海峡两岸的夫妇——台湾青年李弘文与漳州姑娘叶斌斌,融合汉服文化与地方特色,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为两岸文化交 ...[详细]
-
中新网杭州7月11日电(鲍梦妮)据7月11日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下称“新波指数”)报告(2025)》显示,在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中,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历史性跻身全球第七位 ...[详细]
-
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