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多向发力迎峰度夏 能源保供有实招
今夏以来,财经全国多地气温持续攀升,观察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多向度夏据国家发改委初步预计,发力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迎峰有实
为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工作,保供各部门各地区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财经在稳定煤炭供应的观察同时,通过增加新能源供给、多向度夏优化电网调节能力、发力增强用电侧灵活性等方面着力,迎峰有实筑牢能源保供安全防线。保供
6月20日,财经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观察动员18家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多向度夏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清凉度夏。
面对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央企纷纷加快相关工程项目的投产投运。南方电网22个迎峰度夏重点工程于6月30日全部建成投产,直接增加变压器容量295.69万千伏安;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火电、水电、新能源企业各展其能——火电企业深度调峰,水电企业优化调度,新能源企业抢抓风光资源,全力争发绿电。
能源保供离不开运输线的畅通。国铁集团北京局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确保电煤应装尽装、快装快运,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稳定能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介绍,通过加强煤炭、天然气稳产稳供和产运需衔接配合,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较高水平,为迎峰度夏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各地区更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护航电煤入厂“最后一公里”,保障民生用电“不断档”。
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方面,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于6月13日正式投产,该基地通过“风光火热储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助力重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在需求侧管理方面,6月,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价格机制,引导电力用户低价多用、高价错峰。
山东聊城从供给侧大力推动稳供增供:挖掘19座地方电厂发电潜力,确保负荷高峰期间电厂稳发满发;推动10座新能源配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发挥储能电站“削峰填谷”作用。
科技支撑、多能互补、机制创新的能源保供体系,折射出能源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迎峰度夏“保卫战”,是当前我国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从目前情况看,各方面积极有效应对高温天气用电负荷,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好于去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有保障。”李超表示。【编辑:刘阳禾】
(责任编辑:时尚)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80后”海归驻村帮扶:一心做好村民眼中的“牛”主任
中新网大同7月11日电 题:山西“80后”海归驻村帮扶:一心做好村民眼中的“牛”主任作者 杨佩佩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大王村,有一名“80后”海归往来奔走了解村民家庭生产、生活、子女教育等情况, ...[详细]
-
(活力中国调研行)“小快递”带来“大电商” 江西横峰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中新网江西横峰7月12日电 题:“小快递”带来“大电商” 江西横峰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中新网记者 李韵涵 庞无忌在位于江西横峰县的上饶赣东北物流园内,一条条自动化快递分拣线引人注目,在智能系统的操控 ...[详细]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点影片《天宝》西藏首映仪式在拉萨举行
中新网拉萨7月11日电(白玛玉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点影片《天宝》7月10日在拉萨举行首映仪式。电影《天宝》是由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员会宣传部及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联 ...[详细]
-
中新社开罗7月10日电 当地时间7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罗同埃及总理马德布利举行会谈。李强表示,中方始终把发展对埃关系放在中国中东外交的优先位置。去年,中埃共同庆祝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 ...[详细]
-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山西省委批准,山西省纪委监委对山西省临汾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玉士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陈玉士理想信念丧失,纪法底线失守,对 ...[详细]
-
中新网昆明7月12日电 (记者 缪超)记者12日从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云南紧急下达9500万元应急救灾资金,支持全省各地防汛救灾。今年云南入汛早、灾情重。截至目前,已经历12轮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 ...[详细]
-
中新社银川7月12日电 (记者 李佩珊)正值暑假,在宁夏游玩的甘肃游客陈芳芳12日带着孩子来到贺兰山下的西夏陵景区,走进遗址区和博物馆,近距离参观文物,聆听讲解,还通过VR体验,一层层揭开西夏陵的神秘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张蔚然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李强总理结束了对埃及的正式访问。发言人能否介绍此次访问的具体情况?毛宁:国务院总理李强于7月9日至1 ...[详细]
-
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王毅说,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成为两国关系史上 ...[详细]
-
286万辆次通关背后:大湾区人的生活半径与身份认同双提升|数说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本期的关键数是286万辆次这是“港车北上”政策落地两周年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车辆总数相当于每天有3912辆车次跨越伶仃洋港珠澳大桥将香港至珠海车程压缩至40分钟让一脚油门直达广东成 ...[详细]